在第二季度年报中,意法半导体(ST)取得不俗业绩,净收入环比增长5.5%。按照出货量计算,亚洲地区的贡献达到了总收入的56%。不久前,在与中国媒体进行面对面交流时,ST总裁兼首席执行官Carlo Bozotti先生对公司接下来的业绩提出了更高要求,第三季度仍将保持这样的趋势,毛利率预计从第二季度的34%增长到第三季度的35.5%。其中,中国市场将实现两位数增长的目标,而汽车和物联网(IoT)将是未来市场取得成功的关键。
ST总裁兼首席执行官Carlo Bozotti
全球业务均衡发展,中国市场表现突出
据Carlo Bozotti先生介绍,根据客户所在区域来看,ST的业务是非常均衡的,其中约1/3的客户来自欧洲,1/3为美国客户,另1/3是亚洲地区客户。而按照出货目的地统计,ST公司的收入中,亚太区几乎占了60%。仅中国客户的贡献就占了ST总销售来源的16%,达到近11亿美元。
在区域业务发展中,ST一方面非常注重与苹果、博世、思科、Continental、Delta、HP、华为、三星、希捷、西部数据等大客户的紧密作。同时,ST还针对大众市场推出三大举措:一是进一步扩大客户数量,包括核心大客户、渠道客户以及线上客户,同时以各种形式的线上和线下市场营销加以支持;二是推广主要应用和产品。ST有非常重要的STM32开放式开发环境,以及众多的参考设计和应用板,用以确保客户能够更快开发出自己的产品,更快地实现自主研发计划。同时ST还提供垂直市场解决方案,覆盖家电、机器人、可穿戴设备、楼宇自动化等领域。;三是与全球的渠道经销伙伴进行强有力合作,公司总收入中的三分之一就是通过经销伙伴渠道赢得的。
Carlo Bozotti先生表示:“在中国,ST的关键词和重点是增长。中国正在引领着ST业务的增长,预计2016年ST中国能达到两位数的增长目标。” 目前,ST中国共有5700多名员工,14个销售代表处,在上海和深圳分别设有研发设计中心,此外还有应用实验室支持客户需要。其中,电源、飞行时间(ToF,Time of Flight)等方面的创新技术主要在深圳展开。 这一切,都是ST在中国市场成功的保障。
技术组合与战略重点一致,六大产品线应用无处不在
.jpg)
图1 ST的技术组合与其战略重点非常吻合
ST以拥有业内最广泛的产品组合著称,其产品无处不在。现在,ST总计拥有6大产品线,分别是:汽车产品,包括数字、模拟和专用汽车芯片;功率与分立器件;微控制器,涵盖通用微控制器和安全微控制器;数字产品,代表性产品有EEPROM系列和数字ASICs;模拟产品,包括普通和工业用及功率转换产品;传感器,既有MEMS传感器,也有影像传感器。
市场上富有竞争力的产品和相关应用,需要非常好的半导体技术支持。在ST的产品中,智能功率、MEMS、影像传感器、FD-SOI嵌入式闪存、CMOS、硅光电等均有优异的市场表现,Carlo Bozotti先生表示,这些产品和技术很多都是ST专有的技术,包含众多技术创新。比如FD-SOI技术,它可以将芯片的功耗降低50%以上,衍生应用领域覆盖射频、超低功耗、嵌入式闪存等。其他出色的技术如BiCOMS和硅光电技术,在超高频、光纤、互联等应用中,这些技术的优越性日渐明显,尤其是对于数据中心以及新一轮5G通信架构,贡献更大。对于ST而言,MEMS传感器既有运动传感器、环境传感器、麦克风等,还有微执行器。其中就包括了新材料 (PZT、SiC、GaN等)。上文中提到的传感器另一个家族ToF,该技术基于光子飞行时间,又被称为FlightSense技术,主要用于测量物体距离,它可以独立地进行实际距离测量,不受目标物体的尺寸、颜色和反射率影响,应用前景广阔。在高压和超高压MOSFET市场,ST还是目前唯一一家650V、1200V和1700V SiC MOSFET均通过200℃测试的半导体企业。Carlo Bozotti先生提到,ST最近又推出了极具竞争力的IGBT和低压MOSFET。
集中力量主攻两大市场,智能驾驶和IoT是未来重点
汽车市场对于ST非常重要,公司总销售收入的30%均来自于汽车半导体,达到21亿美元,在2015年全球市场份额中占据9%,位居世界第三。据Carlo Bozotti先生介绍,ST在汽车相关的很多主要应用领域都处于领先地位,例如在发动机管理、ADAS安全均排名业界第一;在车载信息娱乐市场排名第二。
在谈到驱动汽车市场发展的主要动力时,Carlo Bozotti先生表示,今天的汽车已经与15、20年前有很大不同,现在有三大动力正在推动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,而这些都与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密切相关。而这一切也为半导体企业带来绝佳的市场机会。
首先是汽车的安全性。在汽车内最弱的一环是人类本身,汽车厂商、所有的人都希望汽车安全性能的提高,终极目标就是实现自动驾驶;其次是更好的连接,不仅要实现车与外部的连接,也要保证车辆内部的可靠连接;再就是环保的需求。中国现在正在大力推广新能源车辆,由此可以看出,新能源汽车将是今后重要的发展目标。
为什么中国汽车市场最值得关注?
中国的汽车市场在不断增长,而且要快于世界上任何其他市场。主要负责亚太区业务的ST执行副总裁兼亚太区总裁Marco Cassis先生表示,中国对ST来说非常重要,根据市场调查机构数据显示,中国汽车市场2010-2020年复合增长率将会达到6.9%,而世界上其他市场同时期的复合增长率只有2.4%。现在,不仅车的持有量增加了,车内半导体的含量也明显增加,在这个角度看,中国也是增长很快的市场。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在中国加大投资的重要原因。
ST执行副总裁兼亚太区总裁Marco Cassis
具体来看,除了国外品牌不断提高市场份额,中国本地的汽车制造商发展速度更快。如图2显示,在世界汽车产量中,中国的占比正在上升,将从2014的41%增加到2022年43%,欧洲将从24%增加到32%,而其他市场则慢慢平稳下来。从市场前景看,传统的车辆如汽油车占比逐渐下降,而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车将增加,这样一来,每辆汽车的半导体需求量也将随之增加,中国市场的增速尤其明显。
.jpg)
图2 无论是汽车产量还是创新技术含量,中国市场的增速都引人关注
在不断发展的汽车市场中,Marco Cassis先生提出,ST将以丰富的产品组合,覆盖从最简单到极其复杂的全面的汽车应用领域。既有从标准芯片到复杂的数字ASIC的全面产品组合,也有从驱动器、开关管到ADAS视觉处理器、雷达收发器等产品和方案,全面的产品组合满足市场多方位需求。
在中国ST正在做什么?
Marco Cassis先生表示,ST设置了专项投资,开发针对中国市场的应用,提供专门的解决方案,并与主要客户合作开发更具竞争力的方案。在系统研发中,得益于ST本地团队,以最大程度支持本地客户和合作伙伴。因此,ST获得的成果也是显著的:产品研发和应用支持能力提高20%,国内客户支持能力提高100%。另外,在中国生态系统里,ST也建立了良好的基础。
针对中国汽车市场,ST的重点在于:与安全和自动驾驶密切相关的ADAS方案;事关环保的新能源汽车;车载信息娱乐系统、信息服务、定位导航等网络化解决方案。在提升电动车续航能力上,ST的重要贡献是把SiC二极管和SiC MOSFET应用到汽车领域。ST的ADAS方案是与世界领先的厂商Mobileye共同合作的,第三代EyeQ 产品已经量产,采用FD-SOI技术的第四代EyeQ产品现在可以提供样品,它将系统的功耗降低50%以上。几个月前发布的采用FinFET技术的第五代EyeQ产品,将主要应用于全自动驾驶。该方案围绕着车辆360度的视觉,可以控制16个传感器,包括有雷达、视觉等,整个车辆被“传感器云”(sensing cloud)覆盖,而关键的核ADAS系统拥有了强大的能力,从而使驾驶更安全。现在,ST的ADAS产品销售收入增长非常强劲,从2014年的8500万美元增长到2015年的1.6亿美元。
.jpg)
图3 ST在ADAS领域的产品发展路线图
物联网囊括了传感器和其他器件,包括计算、模拟、连接性产品等。Marco Cassis先生表示,物联网为ST的客户带来很多商机,而ST拥有开发物联网应用所需的全部关键技术。我们可以提供广泛的技术和产品,包括处理器和安全处理器、传感器和致动器、信号调节和保护、有线和无线连接、功率管理和能源管理等方面。
在物联网中占有重要位置的微控制器STM32在中国市场获得了非常大的成功,据Marco Cassis先生提供的数据,ST的市场排名已从2007年的第10位上升到2015年的第3位,市场份额达到25%。随着生态系统的不断完善,Carlo Bozotti CEO的期望——让中国的用户只要提到微控制器就会想到ST的STM32,这个目标应该非常接近了。
|